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完整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完整文档)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教师这个岗位上, 教书育人就是我们的天职。

 不光要教会学生文化知识,还要让学生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 身心也能健康成长, 所谓心, 就是学生的心理。

 长期以来, 人们对身体的健康都很重视, 却忽视了心理的健康, 实际上只有身体心理健康的人, 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所下的定义是:

 “不仅没有躯体的残缺与疾病, 还要有完整的心理、 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可见人的健康不仅包括生理上的, 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

  在中小学, 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差, 据有关部门进行心理调查表明, 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突出, 学生感觉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 烦躁而郁闷的生活。

 多达近 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任性、 偏激、 冷漠、 孤独、 自私、 嫉妒、 自卑等等, 因此,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学生, 平时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 一遇到考试成绩却不理想, 都为这样的学生感到惋惜, 常常感叹学生的心理素质太差了, 遇到考试就失常。

 可见, 有目的、 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形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保证学生学业的成功。

 一个班集体里有各种各样的学生, 有争强好胜的, 有调皮捣蛋的, 挑衅骂人的等等, 这些带有攻击性的行为, 成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隐患。

 有的学生经常为自己不完成作业, 不按时上课找出种种理由, 撒谎、 逃学等, 这些都是学生的不良品德, 要防止或消除上述种种类似的行为, 就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学生心理处于健康状态,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就学生自身而言,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发展的需要。

 曾经有个这样的一个学生, 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秀, 小学初中年年都是三好学生, 并且中考以优异成绩考上市里的重点高中, 可谓前途无量。

 可在高中只上了一个星期, 就因为一道数学题没做出来,同学拒绝帮助而产生了厌学心理, 不愿意再上学, 只能休学在家, 前途渺茫。

 学校里还经常看到小学生被父母送进校门那一刻, 怎么也不愿意进去, 这些再经常在身边发生的事情都在告诉我们, 要重视这些随子的心理健康。

 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经常被老师冠上一个名词:

 叛逆。

 这就反映了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和行为的特征。

 伴随生理和性成熟的过程, 学生自我意识在发展, 一方面萌发了性的需要, 一方面产生强烈的独立需要, 但这两种需要与学生此时较低的心理成熟水平和特定的社会角色之间构成了矛盾, 因此这时候的学生很容易情绪化, 如果情绪情感发展不正常, 就会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

 记得有我的一个小学同学, 性格内向, 不喜欢和同学们说话, 成绩也不好, 常常挨老师批评。

 有一次老师发现他又没完成作业, 问其原因, 那个同学低着头一言不发, 老师很生气对他说不做作业就不用来上课了, 结果第二天那位同学真的没来, 家长逼着上学, 老师去家访劝他上课, 都不肯来。

 有的学生总以为自己长大了, 有主见了, 对老师家长的话充耳不闻, 对别人的意见不屑一顾, 往往用一些过激的行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比如受点批评就逃学离家出走等等。

 因此,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

  学生自身健康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保证, 同时, 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幸福家庭也同样需要。

 我们通过新闻报纸网络等媒体都知道现在的青少年犯罪率逐步上升, 抢劫、 偷窃、 斗殴、 吸毒等等, 这些都是由于青少年过度向成人表同, 而出现的心理问题, 使他们不安于学生现有的环境, 无法形成良好的品行。

 心理健康把人的心理状态分为三种:

 正常状态, 不平衡状态, 和不健康状态。

 不同的心理状态呈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正常状态下的行为基本与价值观、 道德水平及人格特征相一致; 不平衡状态指个体处于挫折、 焦虑、 压抑、 恐惧、 担忧、矛盾、 应激等状态, 通常处于不平衡状态下的人会通过自我调节来消除, 如果无效, 就借助他人疏导, 恢复正常状态。

 不健康状态行为的发生常常没有直接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 心理健康教育所做的就是要及时疏导, 使陷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恢复到正常状态。

 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学生偏态与变态的不适应行为, 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与异常行为, 使学校、 社会的正常治安与秩序得到维护, 也保证了家庭的幸福。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竞争的激烈, 生活节奏的加快, 失业,个个前途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增多, 加上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程度不高等等, 必然会对学生心理状态产生消极作用。

 首先从家庭方面看, 离婚率不断上升, 双亲离异严重摧残孩子的心灵, 家庭气氛压抑, 家长对子女训斥, 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 缺乏感情交流, 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 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 还有对独生子女的溺爱、 高压等, 这些会让青少年产生孤独、 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 不能很好地与他人交往, 自理能力差, 并出现行为的离群, 孤僻。

 更有些家长本身品德低劣, 作风不正, 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

 其次来自学校方面的学习负担, 升学压力, 频繁的测验考试, 让学生感到竞争压力剧增, 长期陷于紧张、 焦虑、 担忧、 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中。

 由于种种原因, 学校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片面追求升学率, 重智育, 轻德育、 体育,重课内教学, 轻课外教育, 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 很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无味, 心理恐慌, 信心不足, 视学习为苦差。

 一些教师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心罚学生, 损伤学生自尊心, 使学生产生孤独自卑心理, 更有些后进生被老师嫌弃, 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学生心理健康还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交往方式, 学习方式。

 一些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阶级自由化的思潮, 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的流入, 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

 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的鉴别能力, 一味模仿, 不能驾驭信息, 网络黄毒和网络游戏, 这些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 注重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过渡的时期。

 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 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 打破了心理诸多因素之间的平衡,这时期的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批叛性有了显著的发展, 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他们精力旺盛, 感情充沛, 但带有冲动性, 不善于克制, 行为不易预测,常常两极摇摆, 叛若两人。

 青少年的性成熟发展驱动他们与异性交往, 向往与异性接触, 希望通过谈恋爱, 结婚以满足性要求。

 由于这时的学生轻率地对待两性关系, 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很大损害。

 有更多的学生则被种种相关问题所困扰, 在谈不谈恋爱, 怎样谈恋爱, 与谁谈恋爱等问题烦恼不已, 这些都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有的专家通过个案分析指出, 三分之二的成人心理疾病产生于中小学时期,小学心理疾病多与家长有关, 中学生心理疾病的根源, 多在于教师。

 这应当引起家长与老师的足够重视。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思想修养水平,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同步实施的过程。

 它对学生高尚品质, 人格和情操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时也影响智力发展。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是学生自身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既要看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也要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尽我们教书育人的义务, 责无旁贷!

推荐访问: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学生进行 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